新闻网讯(记者 谢芳)10月10日下午,校长周慎莅临智能制造学院,出席学院第七周全体教职工例会并讲话。会议聚焦学院发展核心任务,全面回顾近三年建成设就,明确“双高”建设与航天领域人才培养作为两大重点发展方向,深入剖析现存短板并提出系统性推进举措,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、指明路径。
会上,周慎对学院近三年取得的突破性进展给予高度评价。他特别指出,学院在学科建设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,不仅成功获批全国首个航天装备精密制造技术专业,填补了国内航天航空领域人才培养体系的空白;同时入选国家级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项目,标志着产教融合水平迈入新台阶。在技能竞赛方面,师生团队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累计斩获金奖1项、银奖2项,更作为承办方筹备首届长航局无人机竞赛,充分展现了学院在航天航空领域的创新实力与行业影响力。
针对当前核心工作,周慎强调,“双高”建设是学院突破发展瓶颈、跻身同类院校前列的关键抓手,航天领域人才培养是学院响应国家战略、对接产业升级的重要责任,二者需协同推进、深度融合——以“双高”建设标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,以航天人才培养需求反哺“双高”建设内涵,形成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。
结合实际,周慎深入分析了学院现存短板:一是“双高”专业间联动不足;二是航天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薄弱;三是高水平科研团队储备不足;四是产教融合机制不健全。对此,他提出五项具体要求,号召全院凝心聚力落实:一是强化“国双高”意识,将“双高”理念融入教学、科研、管理各环节,营造全员参与的建设氛围;二是践行“国双高”担当,明确岗位职责清单,推动责任压实、任务落地;三是提升“国双高”能力,筑牢思政引领力,紧扣社会需求匹配度,确保目标可达成度,夯实政策保障度,凸显成果贡献度;四是落实“国双高”行动,制定分阶段实施方案,建立督查评估机制,确保工作有序推进;五是彰显“国双高”成效,总结特色经验,打造“双高+航天”品牌,扩大行业影响力。
智能制造学院院长帅海燕在总结发言中强调,此次会议为学院发展锚定了新坐标、注入了新动能。全院教职工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,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“双高”建设与航天人才培养任务上来,以务实作风推动学校发展再上新台阶。